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案例简述之二
2022-12-09 13:59:26
打印
字号:[]

    通化市东昌区聚焦法治营商环境优化,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效注能。一是东昌区人民法院选派有经验的法官与服务企业对接,听取企业对法院的审判执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在准确了解企业司法需求的基础上,精准为辖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点进行有效提示。二是畅通立案渠道,持续推进诉讼电子化,提供窗口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多种服务方式。截止目前,东昌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商事案件2025件,已结1814件,结案率89.58%。同时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推出智能繁简分案系统,组建多个速裁团队,对符合条件的一审民商案件实行简案速裁,使得商事案件简易程序使用率高达92.94%,商事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64.85%。三是创新诉前调解新模式,设立“调解中心”,促成双方当事人当场履行义务,有效实现涉企纠纷化解“零成本”,推动诉前调解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

    桦甸市政务改革变频加速,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功能区。为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快政务服务“不排队、自助办”数字化改革,桦甸市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集中引进公安局、社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动产中心、税务局、医保局等部门共11台自助服务终端机,涵盖不动产信息查询、社保参保证明查询、营业执照正副本打印、身份证自助受理及领取、驾驶员自助体检、税务发票领用等54项高频事项,为办事群众提供自助证件领取、申办查询等服务,切实解决了办事人员因工作时间无法办理业务、排队等候等问题,全力打造“服务零距离、便民不打烊”民生工程,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通化县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强部门协作联办。推出“企业开办、注销”和“社保征缴”“医保征缴”一事联办,实现跨部门、多环节、多事项联合办理,通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实现复杂事项快速办结,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缴费人。新办企业信息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E窗通”系统可直接向税务等部门推送信息,无需企业到税务、医保等窗口,凭借一张二维码就能缴费。截至目前,已推送企业信息400余户。同时,税务、工商联、统战等部门邀请企业办税人员等担任“税费服务体验师”,走进办税服务大厅,零距离感受办税缴费新变化,并就进一步提升纳税缴费服务提出建议。

    长春市宽城区以信用手段充分释放消费活力,形成了“一平台、一修复、两示范”的工作格局。一是积极推广银企对接,帮助企业利用信用融资。按照“政府管企业,人情促企业”原则,实地走访辖区内大型商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面对面与企业、商户沟通交流,列出企业需求清单,引导企业进驻“信易贷”平台。按照企业需求制定专属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二是引导企业修复,重塑企业信用。在信用中国网站对宽城区行政处罚企业进行逐一排查,筛选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形成宽城区信用修复企业清单,通过电话、微信、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三是宽城区中东港和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入选长春市信用示范街区。在宽城中东港,所有商户根据信用基础信息、消费者评价以及其相关信用数据,生成商户信用档案,商户拥有了“信用身份证”,为企业精准画像。在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通过信用+“红马甲”志愿服务、信用+民主协商、信用+履约承诺等场景应用,让信用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伊通县聚焦企业需求,通过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一是政策红利送上门,打出减税“组合拳”。主动联系“困难行业”企业,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化为“真金白银”。二是专家服务送上门,打出监管“创新拳”。聘请专家采用“送教上门”方式,引导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剖析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预防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服务宣传送上门,打出旅游“品牌拳”。开发“伊通全域游”微信平台,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加强文旅企业的宣传力度。四是便民服务送上门,打出服务“暖心拳”。针对金融机构、房产开发企业,采用申请材料集中备案制,企业营业执照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等申请材料一次备案,在办理不动产相关登记时不再提交纸质材料,做到省时便民利企。针对一些重疾病卧床不能到现场确认签字的群众,推出上门确认签字、服务到家新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南关区推行“开门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政务审批“一站式办理”。一是全面推行审批全流程 “一次性告知”。企业项目立项咨询时,根据产业分类、园区性质、经营方向等为企业编制个性化审批服务事项清单,一次性告知办理事项所需的办事资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避免企业“来回跑”“重复跑”“多次跑”。二是建立“一次好”综合服务区。将发改、住建、应急、规自、环保等9个部门36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实行“一窗受理、全科办理、一口出证、集成服务”,解决企业“多头问”“多窗跑”的问题。三是推行“开门一件事”服务。梳理企业营业、项目施工许可等阶段所涉及的环保检测、消防设计、人防工程等7项审批事项,整合为“开门一件事”一个事项,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表申报、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次办好,压减共性和重复申报材料17件,企业开门、项目开工涉及的事项实现即收即办。


(责任编辑:)
X
分享到 - 微信